您的位置: | |
孙亚冰作题为《骨柶刻辞新释》的学术报告 | |
孙亚冰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2006-07-04 15:41:13 阅读 次 |
|
上午,孙亚冰助理研究员在本室做了题为《骨柶刻辞新释》的学术报告。 孙亚冰讨论了所谓“宰丰骨”(《佚》518)的释读与命名问题。她辨析了商承祚、郭沫若、白川静、丁骕、白玉峥、李学勤等学者释文、句读的差别,指出学者对刻辞中的“商”和“寝小[矢旨]祝”的解释争议最大,其中李学勤先生的释文最为畅达。裘锡圭先生在《商铜鼋铭补释》指出“‘王令寝馗祝于作册般:奏于庸作,毋宝’意思是王命令寝馗告诉作册般,把身中四矢鼋送进铸铜作坊,仿造一件铜鼋,鼋的甲壳不用保存当作宝物”,按照这种说法,鼋铭就是作册般承王意而撰,而不是作册般因受商王赐鼋感到荣幸而作,即铜鼋属于王所有,不可名为“作册般铜鼋”。孙亚冰受裘锡圭先生这种释读方法的启发,认为“宰丰骨”的“祝”字后无宾语,意思也是告诉、告知,并将刻辞释为: 壬午,王田于麦麓,获商戠兕,王锡宰丰,寝小[矢旨]祝。在五月,惟王六祀彡日。 译成现代汉语是: 文武丁六祀五月,正当彡季,王田于麦麓,获得仓黄(或带纹饰的黄色)野牛,王把野牛一部分赏赐给宰丰,寝小[矢旨]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史官,史官把这件事刻在牛的肋骨上。 孙亚冰因此认为此骨为王所有,不属于宰丰,故不应名之“宰丰骨”。 孙亚冰提出该骨柶为王所有的看法,很有启发,引起了本室同仁的热烈讨论。 宋镇豪研究员认为“商”的释读很难,孙亚冰将其解释为颜色提供了较好思路。小[矢旨]可理解为一种礼仪性物品,如一小觥旨酒。但“宰丰骨”还是商王赏赐宰丰之物。 王震中研究员认为“祝”还是理解为“祝于鬼神”为好。 刘源副研究员认为孙亚冰看法很有启发,赞成该骨为王所有的看法。如殷墟出土的鹿头骨刻辞、牛头骨刻辞、虎腿骨刻辞都是王室之物。他指出“小[矢旨]”是释读该辞的难点,但无论是人是物,都应是赐给宰丰的,可能宰丰在获兕中有某种功勋。 王泽文副研究员表示赞同她对“祝”考释,但认为过去将“宰丰骨”认为是商王赏赐给宰丰的看法还是对的,宰丰骨刻辞与商铜鼋铭文的语法结构是不同的。。 徐义华助理研究员认为寝小[矢旨]很可能是在赏赐仪式中任册告职务的官员。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