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议“灼烧而成的甲骨文”(三)
  康睿元 
 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
2005-12-20 15:40:27 阅读

二、“灼烧”线条痕迹特点

要灼烧甲骨文字即离不开灼烧线条。经试验和研究可知,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灼烧的线条痕迹,形状如蛇吞鸡蛋有粗有细,颜色有深有浅。如示意图4、试验图3、标本图4:

示意图4

试验图3

标本图4

造成以上特点的原因:1、在较为坚硬的新龟甲(或牛肩胛骨)上要灼烧出痕迹,灼烧工具的触点需要有很高的温度,这就迫使操作者的手与具有较高温度的灼烧工具触点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个距离越远,操作越不稳,难度也就越大,灼烧出来的线条痕迹也就会弯弯曲曲。2、由于受当时科技条件限制,不可能有如现代持续高温的电烙铁工具。据甲骨文实物推测,字很小,灼烧工具的触点也应该很细,其上储存热量必然少。为达到触点有较高温度,实现“灼烧”的目的,灼烧工具就会交替着“灼烧”、在火上加温。因温度高低不一,“灼烧”出的线条痕迹形状也就有粗有细,颜色有深有浅。

三、刀刻后“灼烧“的特点

1、经过对以上刀刻痕迹特点和“灼烧”痕迹特点的分析,就会发现,“灼烧”的痕迹会破坏掉原刀刻字口的两条直线(或弧线)。但也正因为操作不稳的缘故,会留有未被破坏的字口直线,也存在没有被破坏而留下来的“点”仍然可以连成“原”直线(或弧线)。如下示意图5、试验图4、标本图5:

示意图5

试验图4

标本图5

本站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