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小议“灼烧而成的甲骨文”(四) | |
康睿元 中国工商银行安阳分行 2005-12-20 16:09:59 阅读 次 |
|
2、由于“灼烧”工具温度的不稳定性,刀刻甲骨文字凹槽光滑底面H有的被“灼烧”痕迹覆盖了,有的仍然保持着原状。如下标本图6、试验图5: 3、刀刻甲骨文字凹槽底角BAC是锐角,在“灼烧”时有可能成为死角“灼烧”不到,仍然保留刀刻的锐角状或直线(弧线)状。如下标本图7、试验图6、标本图7一1
试验图6 标本图7-1 通过以上分析应该看出,晚商部分甲骨文,虽被“灼烧”过,但或多或少地残存着刀刻的特点(直接“灼烧”的线条是看不到刀刻痕迹的,如试验图7、标本图8)。 试验图7
标本图8 再由叠加关系分析,还可观察到,刀刻在前,“灼烧”在后,也就是说,晚商部分甲骨文仍然同众多的甲骨文一样,由刀刻而成。如果说有“灼烧”的话,那就是古人在用刀刻成甲骨文后,又对甲骨文沿笔画再“灼烧”了一遍。 另外,朱院士所选“标本甲骨文图片”中确实有一例是纯“灼烧”的图形(标本图8),但尚属孤证,难以成说。在此,虽然我对朱院士提出的观点有不同看法,但我认为,朱院士能够最先发现甲骨文有“灼烧”痕迹,确实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对研究甲骨文的契刻、刻字后的处理等都是很有意义的。 以上只是我一个甲骨文爱好者的一点粗浅看法,是否有道理,敬请各位同好、专家斧正。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注: ①文中所选“标本”,均是选用朱清时院士检测的甲骨文图片。 ②为更清楚地展示“涩”线,在此选用了老骨头契刻(因本人无显微镜,新骨头刻的反映不出来)。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