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研究》序
  黄天树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09-16 10:38:56 阅读

魏慈德先生《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研究》即將付梓,我能先睹為快,十分高興。這部書不僅很好地概述了近十年來花東卜辭的研究成果,而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新看法。專門研究甲骨的學者,從這部書中可以得到不少的啟發。不專門研究甲骨的讀者,也能從中全面地瞭解花東卜辭研究的現狀,書末所附最近十年來花東甲骨論著目錄,便於讀者檢索,因此,這是一部好書,值得竭誠推薦。承魏慈德先生囑我寫序,我想借此機會,就花東甲骨卜辭研究課題談一些看法。

從甲骨學的奠基者羅振玉開始,在很長一段時期裏,甲骨學者普遍認為殷墟出土的全部甲骨刻辭的主人是商王,即所謂“王卜辭”。 1938年,日本學者貝塚茂樹首先打破這一傳統觀念,指出殷墟甲骨裏有不屬於王的多子族卜辭。後來,陳夢家等先生對不屬於王的“子組”、“午組”等卜辭進行過深入的研究。1958年,李學勤先生首次提出“非王卜辭”這個名稱。所謂“非王卜辭”,是相對“王卜辭”而言的,這些類別的卜辭的主人是“子”而不是商王。

1991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在殷墟發掘了一個編號為H3的甲骨坑,出土有字甲骨689片。這是繼1936年小屯YH127坑、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發現以來殷墟甲骨文的第三次重大發現。經研究,甲骨學者一致認為,花東卜辭跟作為殷墟甲骨主體的“王卜辭”不同,它的主人是“子”(但與舊有“子組”、“午組”等幾種子卜辭之“子”並不是同一個人)而不是“王”,其性質屬“非王卜辭”。花東卜辭完整的龜甲居多,一版完甲之上往往刻有幾十條的卜辭,其數量較多,內容宏富,而且全部有明確的科學發掘記錄,是研究商代歷史、語言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花東甲骨出土以後,整理者先後公佈了部分材料,引起學術界極大的興趣,即有論文相繼發表,特別是2003年《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一書出版,刊佈了全部新材料,研究論文激增,已達100多篇。目前,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研究工作正方興未艾,當前的研究課題,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深入討論:

第一是花東卜辭的時代。甲骨卜辭要作為歷史和語言資料來運用的先決條件,便是要確定它的時代。因此,確定花東卜辭的時代是很重要的研究課題。花東卜辭從地層看屬於武丁時代。《尚書·無逸》記載武丁在位長達“五十有九年”,可分為早、中、晚三段。那麼,花東卜辭究竟存在於武丁的哪個或那些階段呢?目前看法不一。主要有“武丁早期”和“武丁晚期”兩種意見。應該在全面研讀花東甲骨新材料的基礎上,從人物之生死、占卜事項、甲橋刻辭、卜骨整治等方面,跟相關王卜辭、其他類別的非王卜辭作全面的系聯排比,進行更深入細緻的研究,以取得共識。

第二是花東等卜辭中活著的人物“丁”的專題研究。過去,由於記載活著的人物“丁”活動的資料比較少,其真實身份並未引起學者的重視。花東新材料中頻頻出現“丁”的活動,引起學者的關注。陳劍先生在《說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丁”》一文中指出“丁”就是時王武丁,證據確鑿,已逐漸為多數學者所接受。據我們粗略的統計,花東卜辭中記有“丁”即商王武丁活動的卜辭多達210條左右。這樣看來,舊以為非王卜辭“辭中極少提到王”的看法顯然是不正確的,應予以修正。活著的人物“丁”的問題比較複雜,他不僅見於花東卜辭,還見於其他類別的“非王卜辭”和“王卜辭”中(《合》21037)。下一步應該考察已著錄的全部殷墟甲骨卜辭,力求對稱時王武丁為“丁”的現象作出比較合理的解釋。

第三是關於花東卜辭主人“子”的身份問題。“子”的身份涉及“非王卜辭”的性質,極為重要。姚萱博士在《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6期上,發表了《試論花東子卜辭的“子”當為武丁之子》一文,認為花東卜辭的主人“子”是時王武丁的子輩,而且當是親子。這一觀點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繼續討論。

第四是關於商代家族形態的研究。花東卜辭的內容宏富,涉及祭祀、征伐、人名、地理、天氣、田獵、方國、貢納、疾病等多方面的內容,對於深入瞭解商代社會基本結構、家族形態、商王朝與諸宗族的關係等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第五是花東卜辭跟舊有“王卜辭” 、“非王卜辭”的全面比較研究。大家知道,武丁時期並存有賓組、組等“王卜辭” 和子組、午組等“非王卜辭”。必須把花東卜辭的研究置於武丁時代的大背景之下去看,通過比較研究,很多問題就容易看清楚。通過全面排比花東卜辭跟舊有“王卜辭” 、“非王卜辭”的有關人物、地名和事類等,才能看清楚它們之間的橫向、縱向的關係。

第六是疑難字詞、新見字的考釋。文字考釋是甲骨學研究的基礎工作。據《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一書的編著者說:《花東》新見字大約接近100個。這批新見字對於文字學的研究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魏慈德先生書中對文字考釋部分作了很好的概述。近年來,通过學者對《花東》中的疑難字詞作出的考釋,使我們在花東卜辭的通讀方面向前大大邁進了一步。但還有不少疑難字詞還沒有人作出的考釋,或雖有考釋還不能視為定論,亟待大家共同努力。

第七是虛詞研究。花東卜辭不但有單音虛詞,還有不少虛詞的搭配和對舉的現象。如:表示兩件事情之間時間關係的虛詞搭配有 “先……後……”(《花》427)、“先……廼……”(《花》154)、“于……廼……”(《花》16)、“于既……”(《花》428)、“于既……廼……”(《花》286.28)、“于……自……廼……” (《花》149)。又如:表示地點遠近對舉關係的有“在……于……” (《花》195)。再如:表示決斷疑惑的有“唯……非……”(《花》234)等等。由此可以窺見花東卜辭虛詞世界豐富多彩的面貌之一斑。甲骨文“虛詞的搭配和對舉”是漢語虛詞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是,直到目前,對它的整理和研究還是很不夠的。有待我們去開掘。

 2006年2月5日

本站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