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殷墟文字乙編》新綴一則 | |
蔡哲茂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7-05-28 10:29:35 阅读 次 |
|
A:合2204(乙956) B:合17796正(乙928) C:合17992(乙1493) D:合17309(乙7842) 說明: A+B及C+D均為張秉權先生所綴,今本人將二者遙綴。 釋文: 【正】 貞:父乙(讁)。 異弗(讁)王。 「」字楊樹達先生於《積微居甲文說》認為: 甲文有字,舊無釋,余以為為鏑字。《說文》云:「鏑,矢鏠也,從金,商聲。」商字從帝聲,甲文從帝,與篆文商同。字義為矢鏠,故甲文字從矢,篆文變為從金,又泛而不切矣。[1] 「從矢帝聲」的「」字應如楊說為「鏑」的本字,其字義在本組中可能假借作「讁」字,鏑與讁上古音皆為端母錫部,應可通假。讁字有「責」、「譴責」之義,如《詩經‧邶風‧北門》「室人交徧讁我」,《左傳‧成公十七年》「國子謫我」,《國語‧齊語》「桓公擇是寡功者而讁之」。有「過」、「過也」、「咎也」之義,如《逸周書‧大戒》「外姓無讁」,《方言》卷十「南楚以南凡相非議人謂之讁」,《國語‧周語中》「秦師必有讁」。[2]除了本辭以外,字亦見於《合》18476(《後下》30.6),內容為「ㄓ于」,字義可能與本辭一樣。 本辭從對貞來看,「父乙」應為「父乙異王」之省,「異弗王」應為「父乙異弗王」之省,或可與《丙》356互參,《丙》356內容如下: 丙子卜,貞:父乙異隹王。 [貞]:父乙不異[隹]王。 丙356(合2274正) 裘錫圭先生認為「父乙異隹王」可以譯為「父乙會王嗎?」[3]本组綴合內容亦可解釋為父乙是否會(讁)王。 【反】 ()曰 羊娩隹允隹 圖版: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