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井中伟撰文讨论商三句兵真伪 | ||||||||||||||||||||||||||||
刘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2008-06-13 19:49:41 阅读 次 |
||||||||||||||||||||||||||||
井中伟在《考古》2008年第5期上发表《由曲内戈形制辨祖父兄三戈的真伪》(第78至87页)一文,从分析考古出土的商周曲内戈的型式入手,总结前人对三句兵真伪的意见,详细辨析了三句兵的真伪问题。该文据曲内戈尾部形态,将其分为圆弧形内尾戈和歧冠内戈两大类,指出曲内戈自出现于二里头文化三期,流行于殷墟文化一、二、三期,殷墟四期减少,至西周早期已极为少见。传河北易县(或保定)出土的祖父兄三戈(商三句兵)与该文所分的乙类(歧冠内尾戈)C型戈形制相近,乙类C型戈为仅见于西周早期,其标本有北京房山琉璃河周人墓出土的IIM205:6和陕西凤翔新庄河出土的凤16二件,由此推断三句兵并非殷商之物,而是西周早期之物。从其铭文来看,存在如下问题:一、考古出土曲内戈基本无铭文,极个别单字铭文铸于内后段立鸟身上,未见铭文铸于戈援者;二、上博藏有铭曲内戈原为罗振玉旧藏,董作宾先生指出其“器真而铭赝”,马承源先生以此例证三句兵不伪,不能定谳;三、学者或认为三句兵不用于实战,而是宗庙陈设与祭祀有关的仪仗兵器,但据彩色照片,可看到三戈锋刃上的明显使用痕迹。陈梦家先生引《尚书·顾命》“执戈上刃”解释铭文倒刻戈援部之说可商,所谓“上刃”实指西周早期刀戈合体式的“勾戟”,周人亦称之为戈;四、兄戈无胡,与祖父二戈形制差别较大,应早于祖父戈,这是铭文所不能解释的;五、三戈铭文上的祖父兄日名难以合理解释;六、三戈铭文字形书体方面的问题也不少,除前人指出者外,祖戈第六、七“且”字捺笔有刀刻停顿痕迹,第六“日”字右侧竖笔未闭合,“大且日己”与“且日丁”两行铭文间隔较宽,且“大”字上端均造成刃部豁口。父戈上二“大”字和“中”字上端也造成刃部豁口,“中”字竖笔弯曲,第一、二“父”字捺笔斜真、生硬。兄戈铭文字形修长,笔画粗细一致,无肥笔、波磔现象。综言之,该文认为所谓“商三句兵”的年代实为西周早期,传出之地河北易县或保定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相距不远,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作伪者错误地将商人惯用的日名倒刻于戈援上,伪刻前先打磨掉器表氧化层以防止铭文字口爆裂,但若干字头还造成戈刃豁口。作伪者可能采用了涂蜡留字再腐蚀的方法,造成字口深浅不一,如日、辛、乙等字。总之,器真铭伪。 附录:井中伟整理之前人诸说(笔者制表)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