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出版 | |
先秦史研究室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2007-06-06 09:04:04 阅读 次 |
|
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书影 朱凤瀚先生序 姓氏制度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理清这一制度的内涵,对于深切领悟商周社会结构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年代久远,史载多所不详,而有关的古文字资料又颇为艰涩难懂,如何正确解读这些传世文献之外的新材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深入研考的事情。故而想要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商周姓氏制度这一学术专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实属不易。鉴于上述情况,倘若能对该专题作出深入系统的考察,必然会推动中国上古史研究的进展,也将有裨益于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入。所以,历来古史研究者对此学术专题均非常重视。 陈絜博士《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一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之上增订而成的。以李学勤先生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诸位专家所作的评语,从宏观上给了这篇论文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认为该文“对先秦史研究中一个传统而重要的课题——姓氏制度,作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利用材料比较全面丰富,方法多,角度广,涉及古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领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论证有深度,在不少问题上有独到见解,较以往的研究均有不小的突破”。这一看法,我认为是客观的、妥帖的。近年来,陈絜博士在教学工作之余,认真考虑了诸位评审专家的意见,在资料方面以及具体论证上,又作了认真的修订与补充,文稿的结构也有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一书,大而言之,有四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将论证重点放在有较大难度的学术问题上,如商代有无“姓”的观念,周代男子以“孙”相称的含义何在,周代“赐姓命氏”的来龙去脉,伯仲叔季排行及其所反映的周代宗族结构,东周时期传统姓氏制度的瓦解与新姓氏制度的形成等等。二是研究具有系统性,从晚商一直贯穿到战国、秦汉,既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姓氏制度的特点、形成基础,又能说明不同历史阶段之间发展、演变的过程与原因。这项工作,恰恰是以往研究中做得非常薄弱的。三是论述深入透彻,言必有据,不作泛泛之论。四则是努力运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提倡,作者收集了多种尽可能收罗到的材料,包括古文献、古文字及考古发掘资料等,一一抉择,细细辨析,成功地将这些材料加以综合,使自己的结论建立在对这些资料作扎实考证的基础之上。 由于作者态度谨严,所用方法又较得当,故在不少重要具体的学术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有所创获。这似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肯定了史前时代“姓”初缘于血缘组织的标识符号,族居地之名可能是姓之主要来源,当时的姓会分化而产生新的姓。 2、细致、深入地论述了卜辞中“妇某”之“某”为父族族氏名号的看法;提出“多生”是“多甥”,亦包括多舅,乃商王族姻亲;认为商代禁婚组织是同一族氏,但不禁止同姓内婚。以上看法,以前学者未做过细致论证,本文所做之工作胜过前人。 3、对周代文献中有关姓的重要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如“庶姓”、“正姓”之内涵,男子称名中系之以“孙”的含义(认为表示宗子身份)等,特别是说明了伯仲叔季排行在维护宗族内部继承法则与等级制的作用,有较强的说服力。 4、详细考述了周代赐姓制与命氏制产生的原因与存在时间。所论亦多为前人所未及。 5、对周代后期随着封建社会解体而产生的姓、氏合一,姓氏平民化、全民化,庶民获得姓氏的途径等疑难问题,都做了精细的研究,论述颇有说服力。 总之,本书对商周姓氏制度这一重要而又有相当难度的学术专题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工作。 《商周姓氏制度》一书,自撰写至今,算起来已有八九个年头。在此书稿即将付梓之际,一方面,要向作者表示祝贺。但另一方面,我想作者也会有和我相似的感触,深知这些专题与先秦史其他许多重要问题一样,都是相当复杂、艰深的。但凡不是一脚在外一脚在里,而是两脚都跨入先秦史研究殿堂内的同行,都会在研究过程中变得更加冷静、更加谦虚,明白我们现在所奉献的只是个人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的阶段性成果。相信作者能在书稿出版后注意倾听同行专家学者的意见,随时改订自己的某些认识。同时更加关注田野考古与各种古文字资料的新发现,使自己的学术思维能在不断吸纳新资料的过程中保持鲜活性。 2005年12月15日 赵伯雄先生序 “姓氏”这个名词,现代中国人耳熟能详。不过一般人只知这是家族的名号,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世代相传,天经地义。至于姓氏的起源究竟如何,它的早期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上古时期的“姓”与今天的“姓”有什么区别,早期的“姓”与“氏”有什么不同,对这些问题,那就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了。但对于研究先秦史的人来说,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因为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发展,确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色,那就是国家的产生,不是在氏族制度彻底崩溃之后,而是与氏族制度的延续相伴随,国家形成的时候,氏族的血缘外壳依然被保留,而且此后保留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姓、氏的存在,就是那时居民中保持着氏族血缘联系的重要表征。夏人姒姓,商人子姓,周人姬姓,典籍中所见的春秋诸侯邦国,皆有所谓“国姓”;那时的贵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那时的“百姓”,与今之所谓“百姓”迥不相侔;那时的婚姻,男女同姓是一大禁忌;那时的邦国盟会,同姓先歃,异姓为后;那时的大夫,有所谓“命氏”问题,命氏的方法,或以地,或以官,或以“王父字”,不一而足。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都是先秦历史上独有的,而这些现象,在在与姓、氏问题相关,因此,研究先秦史上的姓氏制度,对于解决中国上古时期的国家形态、社会组织、政治制度、文化礼俗等诸方面的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历来做先秦史的学者,对姓、氏问题都很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现在,陈絜博士的新著《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又做出了新的贡献,他在前人以及当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探索,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人们的疑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堪称精彩的创见,这是值得称赞的。探讨先秦的姓氏制度,难度很大。因为我们今日所见有关姓、氏问题的文献,仅限于周代,商代的情形究竟怎样,甚至商人有没有“姓”与“氏”这样的概念,根据目前的文献材料都难以说清。商之与周,在姓、氏方面是截然异制呢,还是有着继承、发展的关系?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通过对甲骨材料与考古材料的分析,断定商、周在姓氏制度上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商代没有女子称姓这样的习俗;但在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商人的“族氏名号”与周代的“氏”有颇多相似之处(例如族氏名号的命名方式、使用范围等等),这表明周人“姓”、“氏”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发生的作用,与商代是有着延续性的(尽管商代未必有“姓”、“氏”这样的字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才能够把先秦时代的姓、氏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清理,进而探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姓、氏问题的发展变化。作者把上古姓氏制度的演变分为了四个阶段:从传说时代到有夏,为古代姓氏制度的发轫阶段,在此时期内产生了所谓“古姓”;殷商时期为姓氏制度的发展阶段,“亚氏族名号”的使用代替了远古氏族名号的使用;西周至春秋中期为姓氏制度的成熟阶段,成熟的表现即为“姓”、“氏”之二分;而春秋晚期至于两汉,乃是先秦姓氏制度的没落与新型姓氏制度之形成阶段,此时的表现则为“姓”、“氏”的合一与姓氏的全民化。这样一来,中国上古时期“姓氏”的历史发展脉络,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清理先秦史上的姓、氏问题,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文献记载真伪的辨析。例如谈到“姓”的性质,现代学者多认为来源于远古时代的氏族名号,有着同一氏族祖先的人,应该是同姓的,但文献中又有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分别得十二姓的记载。对这些话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又如从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周人认为“姓”与“德”关系极为密切,黄帝、炎帝之所以不同姓,乃是因为“德”不同,所谓“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作为血缘团体标记的“姓”,果然与“德”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吗?还有所谓“赐姓命氏”之制,“赐姓”的主体,或为天,或为天子,什么“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什么“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赐姓曰姜,氏曰有吕”云云,“赐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毫无疑问,古人的这些说法,其中包含有若干的史影,值得深入挖掘;但也不可否认,文献中的某些记载,其实反映的是周人的“姓氏观”,而不一定是历史的实际。因为古人缺乏历史的观点,他们往往以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情形来悬想古代,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事物来解释古代的事物,这就无形中给后代研究古史的人制造了混乱。生当今日的我们,理应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能盲目地跟着古人走。陈絜博士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很出色,例如他在第五章中说:“像周以前关于赐姓命氏的记载、关于姓氏等级性的描述等等,其实都是周代姓氏理论与姓氏制度的折射,是周人在当时……制度的基础上,以今论古的揣测之词。”这样的分析,切中肯綮,表明作者的史识确乎非同一般。 此书把上古姓氏问题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书中胜义颇多,读者自可阅读体会,这里不再赘述。我所特别欣赏而且也愿意向读者推荐的,是此书表现出来的学风。这是一部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严谨的学术著作,作者踏踏实实地搜集材料,文献的,古文字的,考古的,点点滴滴都不放过,真可以称得上是竭泽而渔。作者谨遵“言必有据”的古训,力戒浮言,力戒空论,故此书给人以厚重扎实之感。作者遍阅前辈以及当代学者的有关著作,汲取其合理的成分,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师长之说,也不盲从,坚持独立思考,惟真理之是求,表现出可贵的科学精神。当今学术界,浮躁之风盛行,许多人不肯下笨功夫,不甘心埋首于故纸堆中,读书只是浮光掠影,议论也是虚张声势,拈得一义,率尔操觚,或以所谓新潮的理论相标榜,或仅靠单文孤证巧为弥缝,这样的所谓论文和专著,今日并不少见。陈絜博士此书,完全没有这一类的毛病,虽然说不上是力矫时弊之作,毕竟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朴实的学风,对于某些青年学者,应该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因此,此书的出版,对于学术界来说,实为可喜可贺之事。 陈絜博士是南开历史学科的青年才俊,我与他相识多年,知道他很用功,在古文字、古文献等方面都打下了很好的学术功底。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广泛吸取别人的长处,才会有更快更大的进步。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我希望陈絜不要就此止步,继续在学术的园地里勤勉耕耘,刻苦钻研加上谦虚谨慎,陈君的学术前途正不可限量。 在这本书即将出版的时候,陈絜博士要我写上几句话,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这些文字。 丙戌年新正初五日序于南开大学龙兴里寓所 目 录 序 一(朱凤瀚) 序 二(赵伯雄) 绪 论 一、研究商周姓氏制度的意义 二、商周姓氏制度研究述略与本书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一)古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概述 (二)近现代学者研究成果之述评 (三)存在的问题及本书的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几点说明 (一)广义上的姓与姓的形式 (二)关于先秦时期姓与氏的本质问题 第一部分 殷商时期的姓氏制度 小 引:关于传说时代的姓氏问题 第一章 关于殷商时期的“姓”的探讨 一、从“殷人子姓”谈起 二、关于卜辞中的“帚”及商代妇名的探讨 (一)“帚”字释义 (二)关于“帚”的身份问题 (三)商代妇名的含义 三、卜辞中的“多生”问题 (一)“多生”与“射” (二)“多生”与“饗” (三)“多生”即“姻娅之亲”说 附表一:卜辞妇名表 附表二:卜辞所见妇名、男子名或地名、族名、国名重合事例表 第二章 殷商时期的族氏名号与族氏命名制度 一、族氏名号的认证 (一)卜辞中的族氏名号之认证 (二)商金文中的族氏名号之认证 二、族氏名号的形式与含义 (一)族氏名号的形式 (二)关于复合族氏名号的含义及其相关问题 三、从“寝某”、“子某”等古文字名号材料看殷商族氏名号的主要获取途径 (一)商金文中的“寝某”之称 (二)卜辞及商金文中的“子某”之称 附表三:卜辞及商金文所见子名、地名重合事例表 第三章 殷商时期族氏名号的使用范围 第四章 殷商时期姓氏制度的特征及相关历史问题之检讨 一、殷商时期姓族的社会功能 二、殷商时期的婚禁范围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封建等级社会下的姓氏制度——从西周到春秋时期 第五章 关于周代的姓氏理论 一、周人的姓氏观 二、姓、氏在周代社会中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三、关于“同姓”、“异姓”、“庶姓”与“正姓”的辨析 第六章 周代封建与赐姓命氏——关于姓、氏两分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周代赐姓制度的考察 (一)“姓”与“赐姓” (二)典籍所见赐姓材料的真伪辨析 (三)赐姓命氏与周初封建的关系 二、西周、春秋时期的命氏以及命氏的对象、时间与方法 (一)“氏”与“命氏” (二)命氏的对象 (三)命氏的时间 (四)命氏的方式 三、赐姓命氏制度的实施与周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第七章 西周、春秋时期的称名习俗 一、从两周金文资料看周代贵妇的称名规律 二、周代男性贵族以“孙”相称的含义 三、周代的“庶民”及其姓、氏问题 (一)周代的“庶民” (二)周代庶民的姓、氏问题 第八章 伯仲排行名与周代宗族分级制 一、关于“伯”、“伯氏”与宗族长称谓 (一)“伯”字的含义 (二)“伯氏”的含义与宗族长的称谓 二、排行名的使用原则 (一)冠字后以排行名相称 (二)“嫡长称伯、庶长称孟” 三、排行名与周代宗族分级制 (一)周代宗族分级制概述 (二)排行名与大小宗 (三)排行名与宗族内部的分级制 四、燕召诸器铭文与西周早期燕召宗族之形态——用排行名研究宗族组织结构的一个范例 (一)关于召公封燕 (二)康王时期的燕召宗族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封建等级社会的解体与新型姓氏制度的形成 第九章 姓、氏合一的考察 一、姓、氏合一的诸种表征 二、姓、氏合一的社会成因分析 第十章 姓氏的普及——春秋晚期以降庶民获取姓氏之探讨 一、姓氏的普及 二、姓氏普及的原因 三、庶民获取姓氏的途径 第十一章 姓氏的普及与平民宗族组织的崛起 第三部分小结 结语 附录一:征引与参考书目 附录二:引用甲骨文、金文著录书籍简称 附录三:殷商时期王年、王世、卜辞组别对照表 后记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