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試綴第56-60則【楊熠】

甲骨試綴第56-60則

楊 熠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第五十六則

A:乙補5013

B:乙補5364

第五十七則

正面

A:綴彙824[合集12160(乙2713)+(乙7354+乙7503)]

B:乙補2539

C:[合集2235正甲(乙2892+乙2895+乙4393)+乙補3283]-合集2235正乙(乙7183)

反面

A’:(無拓本)

B’:(無拓本)

C’:合集2235反甲(乙4394)-合集2235反乙(乙7184)

說明

A版中的乙7354+乙7503爲黃庭頎女士綴合,蔡哲茂先生又將它們與合集12160(乙2713)相綴,後收在《甲骨綴合彙編》第824組。[1]B版即乙補2539。C版即合集2235甲、乙,林宏明先生在合集2235正甲下方加綴了乙補3283,並指出“兩版甲橋上,下方一辭的‘壬’字的位置原刻‘辛’,後改刻‘壬’。乙7183(引者按:即合集2235正乙)下方的卜辭‘殻’字的左邊為‘于’字,不是‘示’”。[2]

筆者先將B版加綴在A版左前甲位置,折痕密合,兆序相連,恰好可將“二告”之“告”字補足。隨後找到C版的一組甲橋,從尺寸、折痕、鑽鑿、兆序(左甲橋上方的兆序“四”與其右方的兆序相連)等因素考慮,它們應爲一版之折。

第五十八則

正面

A:乙補1306

B:(無拓本)

反面

A’:乙補1305

B’:乙補1324

說明

A版實物正面泐失較嚴重,呈現在拓本上則正面不如反面清晰,可能因此導致著錄時的正、反誤植。B版實物正面主體情況較好,但因無字而未被拓印,有字的反面拓本在著錄時也被誤作正面處理。

今將二版上下實綴,綴後可知“卜”字上方的殘劃屬於“己丑”之“丑”。“卜”字下方還有殘劃,可能是某位貞人的名字。反面的“己丑卜□”與正面的“貞”應爲正反相承的關係。

第五十九則

正面

A:乙補4997+乙補6934

B:合集14686正(乙4914)+乙4478

反面

A’:乙5458+乙8411

B’:合集14686反(乙4915)+乙4479

說明

A、B二版各自的綴合均見於史語所網站綴合記錄。今據折痕、鑽鑿、殘字等因素將二版上下實綴。綴後可補足兩個殘字,其中“隹”字左側一字作 ,類似器皿中盛有某物之形,似爲一新見字[3]。可惜該辭頗殘,有待進一步綴合來確定其意義和用法。

第六十則

正面

A:合集718正(乙8585)

B:合補5328(乙7787)

反面

A’:合集718反(乙8586)

B’:(無拓本)

說明

上方的A版即合集718正、反(乙8585、乙8586),下方的B版即合補5328(乙7787,無反拓)。今據尺寸、折痕、鑽鑿等因素將二版上下實綴。

綴合之後可以看出,本版左、右後甲上的兆序排列爲自內而外、自上而下,而左側兆序“九”之後的“十”被刻在上方的左前甲上,右側兆序“七”之後的“八”則被刻在上方的右前甲上。

 

(綴合得到李發師的指導與鼓勵,謹致謝忱。)

  1. 黃庭頎:《〈殷墟文字乙編〉甲骨新綴七則》之第四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09年2月19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208.html;蔡哲茂:《〈殷墟文字乙編〉新綴第三十六則》,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09年2月2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974.html;蔡哲茂編:《甲骨綴合彙編(圖版篇)》,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3月,第661頁。
  2.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21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3月30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174.html
  3. 筆者所見諸家字編似均未收錄全同之字形。曾就此問題向蔣玉斌先生請教,也曾與文獻所諸位師友討論,謹致謝忱。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4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楊熠
6 年 前

乙補4426+(乙2623+乙2711+乙補2215)

楊熠
回复给  楊熠
6 年 前

+乙補6143(乙7141)+乙2535(乙2536)

楊熠
6 年 前

(丙436+)+乙4190

楊熠
6 年 前

丙282(丙283)+乙補2852(乙補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