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殷卜辞的籫字

【作者】蔡哲茂(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内容提要〗殷卜辭有一個“”字,又可寫作“”,後代的兩周金文及戰國文字均未見此字形,是一個死掉的古文字。它出現在卜辭中有幾種用法,一是在“王事”、“事”之前,或“朕事”、“我事”之前,有時候也可以把“王事”或“事”省略,只單言“”。分析它出現的地方,和農事、勞役、工事、田獵、征伐有關,大體上是商王命令臣下去“王事”,“”也有作“人名”的用法,學者們已有人推測此字和佐助的意義有關。現在我們利用綴合後較完整的卜辭,發現它有一種用法和“攸雨”(脩雨)相對,從而推測它應可讀為“驟雨”,表示短暫的雨,因而提出卜辭的“”應是後來表示“籫”的“箸筩”的象形字,在“王事”的地方讀作“贊王事”,表示佐助王事。

〖關鍵詞〗古文字、甲骨文、卜辭、考釋文字、籫

〖下载〗点击这里下载原文

〖说明〗本文发表于台湾《东华人文学报》第十期,页21至50,2007年1月。因原文档较大,已压缩为rar文件,请下载后用winrar解压后阅读。

〖提示〗点击下载常用压缩软件winrar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