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21届年会甲骨文组总结

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16年10月21日至23日,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21届年会在北京裕龙酒店召开。大会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协办,与会学者约170人。

这次大会上,林沄先生做了主题发言,认为甲骨文中的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4是啄木鸟的象形,可释为《说文》中的“”字,在卜辞中是人名或族名。

分组讨论环节,甲骨文组学者共有19人发言,大家继承以往优良的会议传统,琢磨切磋,热烈讨论,收获颇丰。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这四个方面也是目前甲骨文研究工作的重点。

首先,在甲骨文资料整理方面,宋镇豪先生介绍了历史所、俄藏、旅博、山博等八批甲骨文资料的整理和出版情况,这些材料的墨拓、照相、摹本等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很大,宋先生领导的团队8年来有这么大的成绩,很不容易。

李宗焜先生近年领导台湾历史博物馆甲骨的整理工作。这次大会,他又介绍了中央图书馆所藏686片甲骨的现状,这批材料有实物,有摹本,还有金祥恒先生的另一种摹本,《合集》收了247片,可能是胡厚宣先生的摹本,甲骨保存状况良好,可纠正摹本的一些错误。讨论过程中,蒋玉斌先生指出这批材料,也有若干拓本发表过,其中也有个别伪刻,也有的与其他材料是成套卜辞。蔡哲茂先生说,金先生遗稿中有一些铅笔做的拓本,还有毛笔摹本,有助于整理工作。

甲骨缀合是对材料的再整理。刘影女士给大会提供了她的最新缀合成果(论文集出版後的新缀),约7、8组,有的可解决难字的考释,如一个从疾从午的字clip_image006,据新缀的完整卜辞来看,就是疾字,或某种疾病。蔡哲茂、蒋玉斌等先生在讨论中指出,其中一组缀合,虽然密合,补全了残字,还要有待实物检验。

卜辞排谱也属于近年很受重视的甲骨文整理工作。门艺女士发表了“clip_image008于上clip_image010”卜辞排谱成果,梳理清楚了王去往、驻扎、离开上clip_image011几个阶段的材料。刘风华女士排列、整理了与“入山”、“狩彡”有关材料,较好地解释了“入山”、“狩彡”的含义,也算是排谱的收获。宋镇豪先生在讨论中指出,卜辞排谱事实上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可解决文字释读和商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卜骨钻凿分布与卜兆、卜辞的分布关系,也是甲骨整理工作的重点。赵鹏女士发表了整理村北系卜骨钻凿分布与卜辞的关系,发现早期一辞多卜,晚期一辞一卜等规律。刘风华女士在讨论中指出,她做过村南系相关整理工作,也有类似发现,以后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甲骨文整理,要搞清楚卜辞的性质,赵诚先生认为所谓命辞,实际上记录的是上天回应占卜者的事情,所以可改称“应辞”。林沄先生在讨论中认为,占卜记录也有不好的事情,否定的方面,是否能看作上天回应,可再考虑。

第二方面,在重要材料的研究方面,朱凤瀚先生利用自己拍摄照片,制作了小臣墙刻辞的最清晰摹本,重新讨论了其中疑难字的释读训诂问题,特别是其中的“陶女”(“女”上有“又”),据新的照片和摹本,已经解决。小臣墙刻辞字体属于无名组晚期,朱先生认为在文丁时代。

黄天树先生仔细研讨了《精华》3、5大骨正反,认为上面的癸卯、癸丑日的三条卜旬辞及其验辞,所记载的是同一件事,因此可以是说最长的卜辞,反映了商代散文的成就。吴振武等先生就这三条卜旬记录能否视为一条卜辞的问题,做了讨论。

第三方面,甲骨卜辞中贵族称谓“子”、“子某”的身份,是近年来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蔡哲茂先生根据花东卜辞和王卜辞中“惠子祝”、“惠clip_image013祝”等材料的联系,提出花东卜辞主人“子”就是clip_image013[1],开拓了研究思路。莫伯峰先生利用字体分类框架,统计了
“子某”与单名“某”的出现时间的早晚和频率,提出“子”是一种获得性身份。刘桓先生梳理了子商的相关卜辞,提出子商(clip_image015)就应当是商王祖庚。

第四方面,甲骨文的考释训诂是甲骨研究的最重要工作。

宋华强先生提出过去释为“夙”的字clip_image017clip_image019,应释为“照”,读作“朝”,是“朝”这个词的另一种写法。朱凤瀚、刘桓、刘源等先生在讨论中指出,甲骨文clip_image021字,也有学者读为“朝”或“早”,其释读是否准确,应结合卜辞记载,再做研究。

史亚当先生在朱凤瀚先生研究基础上,利用花东卜辞中的“勘”(clip_image023)字,指出clip_image024的确是一个字,黄组卜辞的中“勘巫九灵”“勘巫九骼”,是指先筮后卜,用九块甲骨占卜。王子扬先生在讨论中指出,莫伯峰先生此前有相关研究,可以参看。

蒋玉斌先生指出了“臺”字的两种异体,此前,姚萱女士曾在花东卜辞中释出此字clip_image026,李春桃先生也曾释出金文中“臺”字。蒋先生还释出从壴从蚤之字clip_image028,这个字在卜辞中用作地名,可读为“戚”。

方稚松先生考察了“妍”字的用法,认为这是一个范围副词,兼有“皆、一”的含义。

孙亚冰女士、王子扬先生考释了甲骨文从耒从井之字,这是一个人名,分别释为“耕”、“阱”;另将从歺从井之字,均释为“阱”,认为其本义是用铲臿类工具挖掘陷阱,故用在田猎卜辞之中。王子扬先生还认为师同鼎铭文首字也应释“阱”。

陈年福先生释读了卜辞中常见的一个重要字clip_image030,他从此字的一种异体clip_image032着手,即将卷角羊形之字,释为“羱”,读为“善”。“善”在卜辞中的用法,如张玉金先生所说,可训为“能”。刘桓先生在讨论中指出,释clip_image030[1]为善,还需进一步说明其字形为何从双目变为从双言。蒋玉斌先生也指出,卜辞中的“善日”前面也均有否定词,其中的善的用法,与他处相同。

此外,未到会的陈剑先生考释了甲骨文中clip_image034字,认为可释为“付”,读如“仆”,有向前仆倒之义。

综上,这次年会上,甲骨文组的文章虽然不算多,但涵盖了当前的学术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会议研讨热烈深入,这对今后的甲骨文研究具有较大指导作用。

附记:本文在发言稿基础上略有补充、修改。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