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試綴第47則【楊熠】
甲骨試綴第47則
楊 熠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第四十七則
一、片號
【正面】
A:合集17271正(丙504)
B:合集14329正(乙7061)
【反面】
A’:合集17271反(丙505)
B’:合集14329反(乙7062)
二、圖版[1]
三、說明
下方的A版即合集17271正反(丙504、丙505),上方的B版即合集14329正反(乙7061、乙7062),筆者將二版上下實綴,主要從尺寸、斷口、兆序、反面卜辭、反面鑽鑿等方面考慮。以綴後拓本量之,得此大龜腹甲的長度約爲30CM。
綴後正面雖不涉及殘字或殘辭的補足,但有一個可以引起注意的問題。張惟捷先生指出,丙504“正面最左上兆序‘二’旁有兆語‘告’,但無‘小’或‘二’,疑此借兆序二為兆語也”[2]。通過綴合,可知此兆辭“告”所屬卜兆的兆序爲二。
綴後反面可補足一組對貞卜辭:“貞:㞢于 。(“于”字缺刻橫劃)○勿㞢于 。”(見下圖)其中合集14329反(乙7062)上的“貞”“勿”二字諸家釋文[3]均視爲一條卜辭,釋作“貞……勿……”,現在看來應該一分為二。“貞”字左側,與它相隔一個鑽鑿位置的豎筆,各家釋文也都未釋出,這大概是受到舊《乙編》拓本漫漶不清的限制。不過,即使以新《乙編》較爲清晰的拓本,若不經此綴合,也很難知道它是缺刻橫劃的“于”字。“于”字缺刻橫劃的例子又見合集15474、合集15908等版。(正面右前甲上戊戌一辭的“貞”字也有缺刻斜劃的情況。)從拓本來看,千里路右側的“㞢”字作 形,中間的豎筆未向下貫穿第一道橫劃,右邊的豎筆未與第一道橫劃相接,與常見者有別。
反面局部
(綴合得到李發師的指導與鼓勵,謹致謝忱。)
- 照片信息源自史語所“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
- 張惟捷:《殷墟YH127坑賓組甲骨新研》,臺北:萬卷樓,2013年8月,第150頁;又張惟捷、蔡哲茂編著:《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年9月,第570頁。 ↑
- 如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333頁;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第1705頁;陳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線裝書局,2010年12月,第1351頁;漢達文庫。 ↑
漂亮!这版还有不少可以缀的地方,加油!
本組左後甲可以加綴乙補6251(乙7364)。另右後甲疑可加綴乙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