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烽研究员发表《鲍子鼎铭文考释》
陕西考古研究院吴镇烽研究员在《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上发表《鲍子鼎铭文考释》(第50~55页)一文,介绍了一件2007年4月发现于西安的春秋晚期齐国鲍子铜鼎。该鼎通高33.9、口径27.8、腹深15.8厘米,重12公斤,内壁铸铭文45字(包括重文3)。器影与铭文、拓本如下图所示。
吴镇烽先生认为,鲍子鼎是齐国望族鲍氏与郑国公族联姻的媵器,鼎的造型与光绪十八年(1892年)河北易县出土的齐侯鼎、1956年山东省临淄县姚王村出土的国子鼎非常接近,所饰蟠螭纹和铭文字体也常见于同时期的齐器,故为典型的春秋晚期齐器风格。结合文献与时代进行考证,作器者鲍子是齐景公至齐悼公时期的大夫鲍牧(鲍叔牙五世孙),铭文中提到的子思是郑献公、声公时期郑国大夫国参,其人字子思,是郑穆公重孙。
附录:吴镇烽研究员作《鲍子鼎铭文》释文
一、(鲍)子(作)朕(媵),中(仲)匋始(姒)
二、其隻(获)(皇)男子,勿或(有)
三、柬(阑)巳(已),它它巸巸,男女无
四、(期) ,中(仲)匋始(姒)子思
五、其寿君毋死,(保)而
六、兄弟 ,子孙孙永(保)用。
【注】首行改在媵字后断句,据四、五行“中(仲)匋始(姒)子思其寿君毋死”一句可知首行“中(仲)匋始(姒)”与二行“其隻(获)(皇)男子”当连读。
附录:齐侯鼎和国子鼎器影
齐侯鼎
国子鼎
有沒有釋文呀?
永寶用寫成永保用,保的上方加上了玉。
铭文里头出现了“死”字。我很好奇,一件贵族联姻的媵器上面为什么会出现“死”字?
鲍和鞄应该是一个字吧?
@外行人
铭文很简单,造字又麻烦,就从略了,如果大家有要求的话,我把释文写出来。因为是春秋晚期器,铭文中“永寶用”讹变为“永保用”;“死”字是在“壽君毋死”中,是祈求长生;鲍字原作从上陶下从革之字,读如鞄(鲍)。
@ibuffalo
哦,谢谢你的回答。不敢太麻烦您了。
@外行人
释文已补充。内容还是挺有意思,可看出春秋战国之际女子的择偶标准,要“皇男子”呀!同时也要看门第相当。对新妇祝福是与其夫寿考不死,当然也暗含白首携老之意喽。保尔兄弟,吴镇烽先生认为是保佑子思的兄弟,我觉得应是指仲匋姒的兄弟,鲍子做媵器,还是偏向自家人吧。子子孙孙永宝用! 😀
谢谢管理员制作了铭文释文。这还叫简单啊?我昨天眼都看瞎了也看不明白意思。现在看了释文后大概可以看懂一半内容了。它它巸巸,金文编上说别的铜器上也可见,估计是当时的成语吧。我隐约觉得我看不懂的那几句应该是在讲要她们小俩口赶快生孩子。
吴镇烽老师
您好,打扰您了.
我是出土青铜器爱好者,有一件在中国的博物馆和所有出土青铜器目录里都查不到的藏品.三鬲足单流有一鋬有20几个铭文,有蚩尤文的爵.高:24.7厘米.
我认不了几个金文,请老师把您的邮箱发来,把照片发给您,请您赐教是不是商代中早期的物件,如是到代的东西,我是可以捐赠的.
因为我儿子是北航的博士,银联卡 的研发人之一,2000年12月14日18点55分的央视的科技博览播出了朱总里慰问他们的节目.
可他06年2月2日去五台山出家了.
如我有强人所难之处,我向您表示抱歉了.
我的邮箱:i_tiger_u@163.com
庄稼汉恪谒
2009.11.11日
@庄稼汉
照片能否发到我们的投稿邮箱?
在周代的青铜器中经常可见有“旅鼎、旅鬶、旅盨”等字样,其中的“旅”字如何理解,有的人说是人名,但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上都有,能说人名吗?我理解为是周代君王同下属们在宴礼上的敬酒的过程,意即是酒宴上用的鼎等,这是从“旅”字原意的“次序”上引申出来的,不知对否,请高手帮忙啊,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