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語所甲骨描摹工作介紹
【首發】張惟捷(台灣 輔仁大學)
能夠參與史語所藏甲骨描摹,對我們立志從事古文字研究者而言具有很大的意義,在此必須感謝蔡哲茂老師與史語所提供我們這樣的機會與環境。蒙「先秦史研究室網站」要我們對平時工作的一些細節稍做介紹,以下就針對工具與方法兩方面略做說明,希望能有助於學者間的交流。
工具:
筆:使用水性代針筆。不使用美術專用的針筆,原因是針筆墨水流量常不易控制,也不用油性筆,因為墨跡容易穿透紙張,直接印上所摹之書籍。代針筆出墨性質較類似簽字筆,能夠較為穩定地出墨。筆的品牌我們使用的是「Artline」和「FinePoint System」兩種,其實用起來都很順手。對拓本上不同粗細的卜辭,便使用相應粗細的筆。
照明:採用一般市面能買到的冷光LED小燈,亮度要大,盡量不使甲骨照到有熱度的黃燈,以免使甲骨受損。
紙:使用市面上美術用品店可採購的透明描圖紙,磅數不限,越透明、紙質越堅韌越好,我們使用的紙都是不固定品牌的。
放大鏡:以手持有柄者為佳,鏡面不需太大。
方法:
我們到史語所庫房展開工作前,需請庫房管理員幫忙調出甲骨,史語所的林玉雲、丁瑞茂與楊德禎三位工作者會以專業的手法細膩地為我們點調、安放以及處理甲骨(包含取出、翻面與庫房綴合記錄),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做好完善的鋪陳。
單就本人校正《丙編》的作業來說,我們會先行以《丙編》原書為底做好摹本,此時的摹本「正確度」一般來講稍差,接下來便取出甲骨原片,對卜辭一條條進行目驗,對任何拓印不清,或受限甲骨折彎不平而拓印失真的字,作對勘修正。
通常來說,正面的校正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使有修正也是一般目驗可見的。但龜版背面的校正就頗為困難,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材料年代久遠,背面的許多孔隙隨著時代而增多、增大,到現在往往形成大範圍的漫漶,原本契刻在上面的字痕會隨著孔隙而變形、受損,最後難以辨認。
第二是人工膠接的影響。殷墟甲骨出土之後,歷經多次綴合,早期前輩學者會採取直接黏接的方式――少數是以補土――將碎甲綴合。一般而言採取此種膠接方式綴合的甲骨整體體質較為堅固,脫膠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其缺點在於其塗膠處偶有契刻或朱墨,許多背面的刻辭習於緊貼著千里路左右契刻,並常有字跨齒縫的情形,而千里路和齒縫往往就是綴合塗膠處,所以一些字被黏膠蓋過的情形也就屢見不鮮了。
其他還有些因素,諸如水漬、無法完全去除的泥土等等,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我們校正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我們最主要會利用無熱度、亮度大的LED燈進行輔助照明(避免了傳統燈泡的高溫對甲骨可能產生的影響),試著在各角度打燈,使其隱藏在孔隙中的刻痕能夠盡量照出陰影來,讓視覺上的對比盡量明顯。透過照射,我們能夠獲得比單憑肉眼來看更多的訊息,如此一來在目驗摹訂上會有顯著的幫助。
至於一些太細小的字(如丙六一一)則必須配合放大鏡,以利辨清細節;嚴重漫漶的部分則透過較強的照明以及放大鏡雙重使用,仔細觀察可能的刻痕走向、判別字痕與泐痕、蟲蛀之不同,判斷痕口中是否有墨還是灰塵等等,只有多使用這兩個工具我們才能更加肯定一些字的歸屬與摹訂。
少數時候,為了更有效觀察甲骨,我們必須貼近龜版到只有幾公分之近,這時為了避免人為的呼氣影響了甲骨的保存狀況,我們會戴上口罩,以避免可能的破壞產生。
而觀察、描摹甲骨過程中,蔡哲茂老師時時叮嚀「保護文物」與「寧缺勿濫」的態度,前者指的是我們絕不能為了多求描摹而率爾要求管理者改變、翻轉甲骨的位置,尤其是已呈現脫膠狀態的甲骨,能少觸碰一次就少一次,以免損及古物;後者則是要求對實在拿不定的字痕目驗摹寫時,絕不可驟下判斷,寧可盡量摹出殘筆,也不應為其「復原」全字,這是一種學術負責的態度。
以上便是我們對史語所庫房所藏甲骨進行檢驗時所採取的工具與方法簡介,謹草成此小文與學界分享。
【文章下載】
【鏈接】
真是细致入微!赞叹&钦佩!!
丙编内容悉得,张先生等诸公甚为艰辛,支持!
史語所甲骨描摹工作专家们!看到你们的介绍,知道你们对甲骨文字的描摹是那样的精细,是那样的谨慎,那样的认真负责,我简直被震撼了!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并以一个甲骨文喜好者的身份向你们表示最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