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料研读班”第六期简讯
2009年11月6日,“先秦史料研读班”进行了第六期活动,由宋镇豪研究员主持,刘义峰博士主讲,题目是《〈尚书·盘庚〉篇研究》。先秦史研究室同仁及研究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刘义峰博士从《盘庚》篇成书时代、上中下三篇次序、盘庚迁殷之地望、盘庚之政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认为《盘庚》中的用词多有与殷墟卜辞相合者,可证它确是商代的制作。上、中、下三篇的次序,因从分析句子层次,特别是文中话句的主格入手,区分盘庚与贵戚之所云,从而正确理解盘庚说话的背景与顺序;据此,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三篇正确次序因为中、下、上,即上篇“民不适有居”在下篇“奠厥攸居”之后。至于盘庚迁殷的具体点,则有殷墟说、偃师商城说、洹北商城说,新说与考古新发现的激励有关。刘义峰博士最后重点讨论了“盘庚之政”的内容,指出盘庚卓越的政治思想乃是殷人思盘庚、作盘庚三篇的原因。
宋镇豪研究员评论说,刘义峰博士对“盘庚之政”阐述是其创新之处,此点前人较少谈及。1979年,刘起釪先生在《历史学》创刊号上发表《盘庚篇研究》,就曾论及三篇次序的调整,及相关的法制、王权、社会关系等问题。除刘先生所述及之外,《盘庚》篇可供殷商史研究之处很多,如选择都城的思想(厎绥四方)、建筑规划(万人集于廷中、奠乃居)、刑罚原则、赋税制度、忧患意识、官制系统(邦伯、师长、百执事)、宗教观念等等。盘庚震动万民以迁,体现出豪迈气概。他说“邦之不臧,在予一人之佚罚”也给王权赋予了“问责”的新内容。其他如提及高后、先王、古后、先神王,众戚、有众、我众、民,冲人、冲子,老成人、昏友等等,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亦有裨益。他还认为,洹北商城不太可能是盘庚所迁之殷。在研究这篇商书时,要综合利用甲骨学、考古学的知识,并从建都过程角度进行思考。
刘源博士建议下、上两篇的次序问题,可再考虑。据甲骨卜辞用词来判断《盘庚》篇的时代应顾及相关甲骨文字的理解和用法。
王泽文博士提出,《盘庚》篇所反映的内容的时代,与其文本最后写定时代应有所区别。周人历史上古公亶父迁岐与成王营成周属于不同情况的择都,或可给盘庚迁殷研究提供借鉴。“奠厥攸居”之奠的义训,或可参考《子犯编钟》的“克奠王位”。此外,民族志中的记载或可说明盘庚“在予一人”的责任,乃是人类文明社会早期的普遍现象。
宫长为博士认为刘义峰讨论的成书时代、篇章次序问题很重要,“厎绥四方”确反映了盘庚的战略考虑,盘庚之政确是殷商史中值得讨论的大问题,相关宗教与礼制问题也需深研。
可參閱鄭振鐸《湯禱篇》。
關於盤庚“邦之不藏,惟予一人有佚罰”諸語,可參閱鄭振鐸先生《湯禱篇》。
去找找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