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新綴第十則

【首發】張惟捷(輔仁大學中文所)

A:丙四九+乙2501=丙六二九(合1656 )

B:出土登記號13.0.4728

說明:

A組丙六二九為張秉權先生加綴。B組13.0.4728本與R39023(乙5579+乙5639)綴合,2009年經蔡哲茂先生檢視為誤綴,然已黏合不可分。今根據尺寸、兆序、鑽鑿位置、盾紋、「爭」字出筆、第三兆序下之裂痕等因素,與A組綴合。

本版「clip_image002」字,一般釋作「躋」,其實可能是「先」字之異體,參見附註。[1]

摹本:

未标题-1

拓本:

未标题-2

(點擊放大)


[1] 見蔡哲茂:〈甲骨文釋讀析誤〉,載《第十三屆全國暨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4月),頁175。

【文章下載】

張惟捷2010年7月20日甲骨新綴第十則.doc

推荐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2条评论

  1. 此版釋作「躋」的字,似是“陟”,登天,仙逝的意思,人头顶上两个脚印,方向朝上。

    此版似乎映射了一个史实:
    金文中常出现的“父乙”似是失踪而亡。
    此版概为失踪后,祝者占卜其失踪地点的记录:
    上:
    右为:壬申卜丐有贞,父乙陟羌甲
    左为:壬申卜丐有贞,父乙弗陟羌甲
    中:
    右为:父乙陟祖乙
    左缺空,似应为:“父乙弗陟祖乙”
    下:
    右为:父乙陟南庚
    左为:父乙弗陟南庚

  2. 该版左右均匀布满方格,每格均刻有数字
    上:
    从中间向两边:
              二、一 | 一、二
            四、三   |   三、四

    (六、五) 四、三、二、一 | 一、二、三、四、五、六
    (二、一、十) 九、八、七 | 七、八、九、十、一、二
    (八、七) 六、五、四、三 | 三、四、五、六、七(八)
          二、一、十、九 | 九、十、一、二

      (五) 四、三、二、一 | 一、二、三、四(五)
      (十) 九、八、七、六 | 六、七、八、九、十
          四、三、二、一 | (一、二)三、四

            三、二、一 | (一、二)三
            六、五、四 | 四、五、六
         (十)九、八、七 | 七、八(九、十)
            三、二、一 | 一、二
              五、四 | 三、四
              七、六 | 五、六
              八   |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