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兰教授来历史所做“家谱刻辞真伪问题”报告

 IMG_7586

IMG_7590

(图片点击放大 摄影:张翀)

2010年12月14日下午,美国达默斯大学艾兰教授来历史所做了有关“家谱刻辞”真伪问题的报告。报告由先秦史研究室宋镇豪研究员主持,参加这次学术活动的有:伦敦大学汪涛教授、达默斯大学邢文教授、先秦室萧良琼研究员、杨升南研究员、齐文心研究员、本所访问学者、先秦室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历史所其他研究室部分同仁及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同学。

艾兰教授展示了她在大英图书馆拍摄的家谱刻辞的放大照片,再次强调该骨裂痕存在于字口中,或沿着字口方向延伸的现象,认为这是字刻在先,可证明刻辞不伪。同时,她提出家谱刻辞亦可能是习刻的观点。

艾兰教授的报告结束後,在场学者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齐文心研究员认为家谱刻辞是伪刻,提出“贞”字和“兒”字刻错、“子”字笔画拙劣、同一人名字形不同、界画突兀等证据。杨升南研究员认为此版不伪,是研究宗法制度的绝好材料。萧良琼研究员则感觉此版有造假的痕迹。

北京师范大学黄国辉认为刻辞中所谓“商”字,字形没有问题,并举出一版包含“伯商”的卜辞为证。先秦史赵鹏博士认为,卜辞中的“弟”字释读出来的时间甚晚,不可能在殷墟甲骨发现后不久即能伪刻,她也指出,以裂痕来判断家谱刻辞真伪缺乏说服力。

宋镇豪研究员最後总结说,家谱刻辞真伪问题是学界一大公案,于省吾、胡厚宣等前辈大家即有不同意见,如果家谱刻辞不伪,乃是宝贵的学术资料,但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他评价艾兰教授新提出的“习刻”说,是一种很有启发性的意见,值得学界重视。

(撰稿:刘源)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5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王甲金
13 年 前

可惜艾兰教授没把字口裂痕放大照片给我们也看一下。
这么重要的材料,确实应该用各种方法、技术手段来研究。字口的显微镜照相应该是必须要做的。

趙鵬
13 年 前

“家譜刻辭”的真偽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既然文中提及了我,就在這裡說三句話:第一,“家譜刻辭”不同于同時期其他偽刻那般拙劣,其中一個方面表現在語句上,尤其是“曰”表示“同位關係”的虛詞的語法學解讀,使得這版刻辭更符合其“家譜”的屬性。第二,它的性質應該是“非王”的“子家族”的刻辭。第三,對於我的疑問,艾蘭教授在報告中給予了很好的解釋,即:同時期其他偽刻甲骨,都是字刻字裂紋上,而此版是裂紋在字口中,說明刻字在先,這足以解答我的疑問。

王甲金
13 年 前

谢谢赵鹏博士这段补充说明,这很重要,否则我们还真不太能理解:“艾蘭教授在報告中給予了很好的解釋,即:同時期其他偽刻甲骨,都是字刻字裂紋上,而此版是裂紋在字口中,說明刻字在先,這足以解答我的疑問。 ”
这可以类比于考古学上所说的“打破”关系,A层有挖掘侵入B的现象,那么A的年代较新,B较老。
像这种证据可是远比那些伪刻派所指出的证据的份量要重。客观的物理现象和主观的判断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再争的了。这就好比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块那个重一样。

松滨
13 年 前

因故未能敬听艾兰教授的报告,很遗憾!但由报导知艾兰教授“强调该骨裂痕存在于字口中,或沿着字口方向延伸的现象,认为这是字刻在先,可证明刻辞不伪。”以及赵鹏先生解释不伪的原因,都非常有说服力。又,笔者不同意家谱刻辞是“习刻”的观点,因家谱刻辞中的字刻写娴熟,找一些真正的习刻之辞与之对比就可一目了然。

王甲金
13 年 前

我也觉得家谱刻辞的字刻得很熟练,很流畅,而且有种神采飞扬的感觉。对比一些伪刻的呆板滞重、戒慎恐惧就能看出差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