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篤志教授來歷史所作學術報告
2011年9月13日上午,日本大東文化大學吉田篤志教授來歷史所訪問,并作了題為《先秦時代的忠臣》的學術報告。這次學術報告由宋鎮豪研究員主持,參加者有歷史所同仁及先秦史研究室研究生。
吉田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據《左傳》、《穀梁傳》、《論語》、《荀子》等書及中山王器銘文、睡虎地秦簡等出土文獻來看,臣對于君的“忠”,在先秦時代是臣發自內心的真實的愛護之情,秦漢以後更演變為外在的政治規範。
與會學者對此觀點進行了討論。宋鎮豪先生指出先秦時代也有愚忠、盡節之士,如為智伯復仇的豫讓。趙鵬女士舉“比干剖心”一例認為商代即有死節的忠臣,同時她亦舉伊尹棄夏輔商的故事說明先秦時代忠臣的行為與國運盛衰有關。王啟發先生指出忠為一種政治倫理,春秋戰國時代諸侯較多,臣下有選擇君主盡忠的條件,而秦以後的忠多表現為受外在規範的控制。劉源先生認為,除了據思想史材料探討忠的概念外,還可根據先秦時代不同階段的社會結構、國家形態及統治方式來考察君臣關係:商代王與臣有著宗族血緣和祖先崇拜上聯繫;西周及春秋時代,宗法制和家臣制也極大影響著臣對于君的感情和義務;春秋晚期和戰國時代,諸國競于氣力,士人遊說自薦于各國君主,君臣之間基於血緣和宗教的紐帶逐漸松馳,這時代臣可以說是忠于職守而已。秦漢皇帝制度建立後,一大統中央集權政體則約束臣必須服從、忠心于皇帝,這種忠與先秦時代的忠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