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簡牘的「稷」字論殷卜辭的「兇」即是「稷」

【作者】蔡哲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提要】

在出土的戰國時代簡牘中,社稷的「稷」字有各種形體,其中比較引起注意的是睡虎地秦簡《日書》的「稷辰」,學者以為即文獻上的「叢辰」。如果循著戰國簡牘的「稷」字的寫法,配合戰國金文和石刻文字及璽印等資料,上遡殷墟出土的甲骨「兇」字,由於它和「土」(社)經常一塊出現,和「土」、「河」、「岳」也同見於一版,再從它的形體可從「从」聲來看,它應是後代的「稷」字。而文獻上「社稷」的「稷」字,在先秦的典籍中亦可作「叢」,有時稱「社叢」,有時稱「叢祠」,有時和社並列稱「叢社」,結合卜辭的「兇」字後代作「稷」可知作「叢」為假借字,所以子禾子釜的「稷月」結合文獻的正月為「陬」來看,「稷」即「image」之訛變,換言之「兇」字或「image」字的上半合口變成「畟」。所以卜辭的「兇」即後代「稷」字的源頭。

【關鍵詞】睡虎地秦簡日書、孫臏兵法、史晨碑、稷月、兇。

【下載】

蔡哲茂《從戰國簡牘的「稷」字論殷卜辭的「兇」即是「稷」》

推荐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